亚洲色网址-欧美熟videos肥婆-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-av一本久道久久波多野结衣

淮南門戶

您現在的位置是:首頁 ? 生活萬象 ? 圖說淮南 ?

圖說淮南

【圖說淮南】——淮南這六處古鎮,每個都值得一去!

2023-06-27 16:52:09 閱讀次數:6791 來源: 作者:
走千走萬,不如淮河兩岸?;茨蠚v史悠久,夏商時期,市屬“淮夷”之地。西周時期,市境大部又為州來國所轄。今天,我們一起來看一看淮南有名的幾個古鎮。中華名關——正陽關要說淮南最有名的古鎮,非正陽關莫屬。正陽關鎮,又名正陽關,系中華名關之一,早在東周中期已具雛形,古稱潁尾、陽石、羊市、羊石城等。它位于淮河南岸,地處淮河、潁河、淠河三水交匯處,是淮河中游重要水運樞紐,又有“七十二水通正陽”之說。由于地理位置

走千走萬,不如淮河兩岸?;茨蠚v史悠久,夏商時期,市屬“淮夷”之地。西周時期,市境大部又為州來國所轄。今天,我們一起來看一看淮南有名的幾個古鎮。


中華名關——正陽關

要說淮南最有名的古鎮,非正陽關莫屬。正陽關鎮,又名正陽關,系中華名關之一,早在東周中期已具雛形,古稱潁尾、陽石、羊市、羊石城等。它位于淮河南岸,地處淮河、潁河、淠河三水交匯處,是淮河中游重要水運樞紐,又有“七十二水通正陽”之說。由于地理位置十分優越,正陽關得水運之利,擅舟楫之便,自古就是淮河中游重要貨物集散地。清朝時期,“帆船競至、商賈沓來”,對手工制品的需求大增,也造就了正陽關制作刀具的工匠們的獨特技藝流傳至今。

正陽關還是淝水之戰的關鍵地區。古籍記載:公元383年,前秦苻堅調動100萬大軍進攻東晉,命其弟苻融率27萬前鋒從長安出發,南渡黃河,延潁水南下,向潁口進發。東晉壽春守將徐元喜則在潁口、淮河沿岸設防。這里的潁口,就是正陽關。古城正陽關,在歷史上一直都是兵家必爭之地。周世宗攻打南唐在這里激戰,元軍攻打南宋在這里廝殺,元末紅巾軍起義在這里建根據地……

1.jpg

正陽關 王傳旭 攝

君子鎮——瓦埠鎮

壽縣瓦埠鎮依湖設鎮,鎮中心是古老的四條街道,由青石鋪成,在街心正中的條石上,深及寸許的車轍還清晰可辨。街道兩邊的民居有的深達三進、四進甚至五進,是按照前店后鋪的建筑格局建造。在古鎮中漫步,仿佛穿越了時光隧道,依稀置身于熱鬧、喧囂的市集之中。

瓦埠鎮有文字記載就有2600多年的歷史。據《壽縣志》記載:“鎮西為東淝河故道,后積為瓦埠湖(又稱望春湖)”,“春秋末孔子弟子宓子賤由魯使吳,病卒葬于此,墓冢尚存,后人建宓子祠,稱瓦埠街為‘君子鎮’”。瓦埠古鎮不僅歷史悠久,還是皖西北革命斗爭的發源地。震驚江淮的“瓦埠暴動”就是在這里舉行。1931年3月底,壽縣瓦埠一帶貧苦農民千余人,在中共皖北中心縣委領導下,組成皖北紅軍游擊隊,舉行瓦埠暴動。這場暴動吹響了皖北地區革命號角,也為淮南人民留下了光輝的一頁。

2.jpg

瓦埠老街 王曉珂 攝

歷史文化名鎮——隱賢鎮

隱賢鎮舊時稱順河鎮,是順沿淠河東岸而建。三國時曹操攻打東吳在此屯兵,冶煉兵器、補充給養。大軍走后,留下火爐百座,更名“百爐鎮”。據傳唐朝時,著名大詩人韓愈同窗好友董邵南隱居于此,弘揚教育、傳播孝道,后人為紀念他,改“百爐鎮”為隱賢鎮,沿用至今。隱賢鎮歷史悠久,流傳下來的許多優美的民間傳說一直教育著人們,如:三十年河東轉河西、編笆接棗、鋸樹留鄰等。

隱賢因得淠河舟楫之便利,南承皖西貨物,北達淮水東西,商業、手工業發達。據史料記載,明代這里已成為江淮一帶的重點商埠,由于水路交通,該鎮與正陽關鎮并列為壽縣兩大水上重鎮。

3.jpg

恒昌隆商號

天下第一塘——安豐塘

安豐塘位于壽縣城南30公里處,古名芍陂(音què bēi),始建于春秋楚莊王時期,為楚相孫叔敖所建,已有2600多年歷史,是我國歷史上最早的大型陂塘灌溉工程,古時候被譽為“天下第一塘”。史載它比都江堰、鄭國渠還早300多年,并與都江堰、漳河渠、鄭國渠并稱為我國古代四大水利工程,現為淠史杭灌區一座中型反調節水庫。安豐塘周長24.6公里,面積34平方公里,蓄水量最高達1億立方米,灌溉面積達63萬畝。1988年,國務院公布其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,2015年列入世界灌溉工程遺產,2016年列為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,目前正在申報“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”。安豐塘鎮于1992年由蘇王、戈店兩鄉合并而成,時稱安豐塘鄉。1997年撤鄉建鎮。

4.jpg

安豐塘 徐金陵 攝

紅色小鎮——小甸鎮

小甸鎮位于壽縣東南部,緊鄰206國道,距淮南市區50公里,距省會合肥市50公里,屬于兩大城市經濟輻射區。因古代瓦埠至合肥驛道上的小店而得名,明末清初演稱為小甸集。

小甸鎮是革命老區,是安徽省第一個黨支部“中共小甸集特支”誕生地,在1922年就有中共“二三同志組織”,1923年中共小甸集特支正式成立,直屬黨中央;1924年夏,淮上中學補習社黨支部正式成立;有“一門三烈士”曹淵、曹云露、曹少修;這里還是將軍故里……在小甸集鎮東聳立著一座“壽縣革命烈士紀念塔”。這里有安徽省重要的紅色旅游景點之一的安徽第一面黨旗紀念園,園內有中共小甸集特支舊址、淮上補習社遺址、壽縣革命烈士陵園。

5.jpg

小甸集特支紀念館 趙陽 攝

淮南市的發源地——九龍崗鎮

九龍崗鎮位于淮南市東部,隸屬于大通區。解放初期,淮南礦務局、淮南市委和市政府均駐地九龍崗,因此九龍崗也成為淮南煤礦、淮南市的發源地。九龍崗礦在17世紀就有土窯開采。1930年3月,國民政府建設委員會成立淮南煤礦局,局址設在九龍崗。1936年6月,田家庵至裕溪口的淮南鐵路建成通車,隨之成立的淮南鐵路局局址也設在九龍崗。新中國成立后,九龍崗站擔負淮南市旅客運輸和九龍崗煤礦的煤炭外運任務,成為淮南鐵路運輸的樞紐。20世紀90年代初,因九龍崗煤礦資源逐漸衰竭,車站貨運量逐漸萎縮。2001年,九龍崗站停辦了客貨運任務。九龍崗站曾經的繁華,也湮沒在翻天覆地的鐵路建設滾滾洪流之中,只存在于人們的記憶之中。

位于鎮中心的民國小鎮被列為安徽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,該建筑群是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。這里還誕生了淮南地區最早的報紙——《淮南日報》。

6.jpg

民國小鎮 田剛 攝

淮南是一座充滿詩情畫意、美景美韻的魅力之城,真誠歡迎朋友們到淮南觀光旅游。

來源:今日閔行官方微信

淮南幫.jpg

舉報

關閉
主站蜘蛛池模板: 德州市| 尼木县| 唐海县| 内黄县| 葵青区| 德格县| 博白县| 义乌市| 五原县| 博罗县| 浑源县| 巩义市| 库车县| 友谊县| 东安县| 镇安县| 宁夏| 南华县| 图木舒克市| 望谟县| 舞钢市| 冀州市| 淮安市| 扎兰屯市| 巨野县| 信宜市| 汶上县| 韶关市| 通山县| 泰州市| 阿拉善左旗| 万载县| 招远市| 万年县| 个旧市| 灵川县| 肥东县| 铜鼓县| 文山县| 台中县| 化隆|